当一项工程或项目顺利完成,或合同按约定履行时,履约保函就会被提现,而履约保函的退还往往是合同履行过程**一步。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何确保退还流程有序进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以下几点操作建议值得参考。
明确履约保函种类及特性
履约保函是保证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实现而设立,根据出具主体不同,可将履约保函分为两类:一是工程项目发包方为取得履约担保而向银行申请的保函,即甲方保函;二是工程承包方为担保自身履约而向银行申请的保函,即乙方保函。两者的区别在于,甲方保函多用于保证乙方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或服务,而乙方保函则是为了保证自身履约和赔偿甲方的潜在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履约保函具有不可转让、不可退还的特性,保函的受益人一般为甲方,且只能用于特定合同。正因如此,在了解退还流程前,必须明确保函的种类和特性,以免出现操作错误。
确认合同履行情况
合同的履行情况与履约保函的退还密切相关。确认合同履行情况,是退还流程的首要步骤。一般而言,以下三点情况可确认合同的履行完成:
工程或服务已按合同约定完成,并经过甲方验收; 双方已无任何合同纠纷或争议; 甲方明确同意退还履约保函。在这一阶段,甲方应仔细审查工程质量、服务到位情况,并确认是否有未解决的合同争议。而乙方也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确保合同的顺利验收。双方应保持良好沟通,积极确认合同履行情况,为后续退还保函做好准备。
准备退还材料
在确认合同履行无误后,双方可向银行准备退还履约保函的材料。常见材料包括:
退还申请书:由甲方出具,载明合同已履行完毕,申请退还履约保函的原件; 保函原件:应为银行出具、完整、有银行加盖公章的保函原件,且未使用、未损毁; 双方的《解约协议》或《合同履行完毕确认书》: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确认,并明确保函可予退还; 甲乙双方的营业执照副本:用于核对受益人名称是否与保函一致; 其他材料:如银行要求,提供其他相关材料。上述材料准备齐全后,甲方可向开立保函的银行提出书面申请,申请退还履约保函。
银行审核与退还
银行在收到退还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银行会审查以下几点:
保函是否为真,并核对是否与原件一致; 保函是否在有效期内,并确认是否有提前到期或延长情形; 确认合同双方是否有书面协议,明确保函可予退还; 甲方是否有书面申请,申请退还保函。在确认无误后,银行会同意退还,并根据保函的形式,采取相应的退还方式。 common practice, the bank will adopt the following methods to return the performance bond:
记账式保函:银行在确认无误后,通过银行账簿记账方式予以退还; 开立信用证的保函:银行撤销原信用证,并通知信用证开证行; 现金式保函:银行将保函金额退还至甲方账户。需要注意的是,银行一般不会在保函到期日前提前退还,因此,应避免在保函到期日前过早申请退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特别情形下的处理
在一些特别情形下,履约保函的退还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保函遗失:若保函遗失,应立即向开立保函的银行挂失并申请出具遗失证明,随后按银行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公安机关的报案回执等。挂失后,银行会开出新的保函,以替代原保函进行退还; 保函到期:若保函到期后,合同尚未履行完毕,而乙方又需延长履约期限,需提前与银行协商,办理保函展期手续。展期一般采取开立新的保函方式,由乙方再次向银行申请,并支付相应费用; 遇突发事件:如乙方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预见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及时与甲方沟通,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双方协商处理。保函的退还或续期,需根据实际情况,由银行和双方共同商定。案例分析
市面上曾出现过此类案例:某建筑公司作为乙方,与甲方签署了建筑工程合同,并提供履约保函确保履约。但工程进行至一半时,乙方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履约,导致合同违约。由于履约保函已开出,且正值保函有效期内,甲方在确认违约情况后,有权要求银行兑付保函金额。
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乙方可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与甲方沟通,争取谅解并达成协议,减少损失; 提供详细的工程进展情况,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如遇不可抗力,可收集相关证据,积极与银行沟通,申请保函退还或展期。显然,在合同履行阶段,乙方应严格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工程进展顺利,这是保函顺利退还的前提。同时,乙方也应预留足够的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
履约保函的退还程序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时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甲方应谨慎确认合同履行情况,乙方则需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材料。双方应保持良好沟通,以合同约定为主线,确保履约保函的退还有序进行。在特别情形下,还应及时、妥善地应对,以减少经济损失。而银行作为保函开立方,也应严格审核材料,依法办理,以确保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