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履约保证金,有些人可能就会联想到“没完没了”的麻烦事。在商业合同中设置履约保证金是常见做法,本文将为你详解为何不设置履约保证金,并分享一些避免履约纠纷的妙计。
什么是履约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就是指在签订合同时,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供的、担保履行合同的现金或财产担保。如果履约方未能履行合同,就须向另一方交出这笔保证金。它通常在建设工程、房地产等领域使用,也称为“履约担保”。
在合同中不设置履约保证金,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履约或随意违约。不设置履约保证金,更多的是出于双方互信、简化合同流程的考虑,以及对履约能力的自信。
为什么不设置履约保证金?
降低交易成本
履约保证金虽然能一定程度上保障权益,但对企业来说,准备、存放或领取这笔保证金都需要成本。以现金形式存放保证金,可能面临资金周转不灵、利息损失等问题;以银行履约保函形式,则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且对企业信用度要求较高。若能确保双方互信有保障,不设置保证金就可为企业减负,降低交易成本。
简化合同条款
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往往直接影响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过多过杂的细节可能导致谈判艰难、合同晦涩难懂。履约保证金涉及到交存、退还、没收等诸多细节,若能简洁处理,将合同重点放在双方的权利义务上,不仅有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合同,也更能体现双方的诚意和信任。
提升履约效率
合同的履行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履约保证金的退还通常需要双方多次确认、甚至仲裁,十分繁琐。若没有这道程序,双方可以直接进入后续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于长期合作伙伴,在信任基础上,简洁的合同、快速的履约反倒更能体现双方的**与高效。
加强信用建设
在商业活动中,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设置履约保证金,就需要双方在合同中更详细地约定权利和义务,对违约责任作出明确约定。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中不断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提高履约能力,用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如何确保履约?
虽然不设置履约保证金有诸多好处,但如何确保履约、避免纠纷是大家更关心的题目。其实,有以下几招妙计可确保企业权益:
明确违约责任
在合同中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明确违约方的法律责任,例如违约金数额、赔偿方式等,让对方知道违约将承担怎样的后果。违约责任的明确,可以有效制约违约行为,减少经济损失。
以建筑工程为例,可以约定:甲方若未按时支付工程款,将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乙方若未按时完工或工程质量不达标,则需要负全部责任,进行返工或赔偿。
分批付款
很多合同都涉及到先付款后履约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将付款分为两部分或几部分,即先支付一部分作为定金,激励对方履约;剩余款项在合同履行完毕、或达到一定节点后再进行结算。这样做可以降低前期付款带来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履约保证金的作用。
例如,某品牌商与代工厂签订产品代工合同,可以先支付一部分款项作为定金,剩余款项则按产品交付情况分批付清。
履约担保
虽然我们不建议设置履约保证金,但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履约担保。与现金形式的保证金不同,选择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可以为企业减少资金压力,也同样能为企业赢得信任。
与传统保证金相比,履约保函更像是一种信用担保,由银行为合同的履约提供担保。它可以弥补企业信用缺失,也便于企业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责任。
增加惩罚性条款
在合同中约定,若出现违约情况,除应承担的赔偿、违约金外,还需要支付一笔惩罚性费用。这种“惩罚”措施,可以有效震慑违约方,也体现出对守约方的保护。
以劳务合同为例,约定“甲方有权在乙方违约时,除扣除相应的违约金外,还可向乙方收取一定比例的劳务服务费”,就是一种惩罚性条款。
定期监督检查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可以定期对乙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问题,可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或调整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终能达到双方的预期。定期监督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体现出甲方对乙方的负责态度。
真实案例分析
说起履约保证金,就不得不提下**的“三方履约保证金”案。某国企与甲、乙两家公司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约定由国企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甲公司负责项目融资,乙公司负责施工。协议约定三方应共同设立履约保证金,但各方就如何存放产生争议,导致项目停摆。
**终,通过法律仲裁,因三方均主张各自有难处,仲裁委员会裁决三方均不设立履约保证金,但需约定违约责任,并增加银行履约保函的使用,以保障各方权益。
此案虽然以仲裁结束,但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和时间损失。因此,在合同中约定清晰的违约责任、增加可行有效的担保措施,才是不设置履约保证金的关键。
小结
在商业合同中,不设置履约保证金可以简化合同、提高效率、提升信用,但同时需要有其他有效措施确保履约。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保障权益,在互信基础上优化合同设置,也为后续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设置履约保证金并不能完全避免履约纠纷。企业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约能力,用行动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才能在商业浪潮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