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冻结依据
财产保全冻结是一种司法措施,用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确保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进行期间不转移财产以逃避履行义务。作为一种常见的法律手段,财产保全冻结依据是保全申请人提出申请时所依据的法律规定。本文将探讨财产保全冻结的依据和适用条件。
财产保全冻结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财产保全冻结的依据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款的规定,当诉讼标的可能丧失,给予相应保全措施是必要的。第100条第二款进一步规定了财产保全冻结的条件,即被申请人隐匿、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将财产转移给他人以逃避履行,或者以其他方法妨碍申请人获得债权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
二、合同法:
合同法对债权人保全权提供了支持。根据合同法第224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启动财产保全程序,冻结负有清偿义务的相对人的财产。这意味着,在合同关系中,债权人可以依据合同法申请财产保全冻结。
三、公司法:
在公司法中,对于公司债权关系的保全有着特别的规定。根据公司法第159条的规定,股东在公司侵害利益的情况下,有权提起诉讼请求保全,要求冻结公司财产。公司法为股东提供了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的依据。
四、金融债务保障条例:
金融债务保障条例也对财产保全冻结给予了明确的依据。根据该条例第15条的规定,当金融机构追索金融债务的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相应的财产。金融债务保障条例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的法律依据。
财产保全冻结的适用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一、追索权益:
债权人在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前,必须具备法定的追索权益。即债权人必须能够证明自己有权要求被执行人履行合同或清偿债务。
二、可能丧失:
债权人在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时,必须证明被执行人可能通过转移、变卖、隐匿等方式使债权人的追索行为变得困难或不可能。这需要债权人提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企图逃避债务履行的行为或有意识地转移财产。
三、不可逆转:
债权人在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时,必须证明冻结后财产不会因此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否则,财产保全冻结可能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
四、保全费用:
债权人在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时,必须缴纳相应的保全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包括保全手续费、拍卖评估费等。
总结起来,财产保全冻结是维护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依据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公司法和金融债务保障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在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时,债权人需要具备追索权益、证明可能丧失、保证冻结不可逆转且缴纳保全费用等条件。借助财产保全冻结的力量,债权人可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