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财产保全法律文书格式
一、起诉前财产保全的基本概念
起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防止被告在案件审理期间转移、隐匿、损毁、变价或者违法处置财产,损害执行债权人的利益而采取的措施。财产保全的目的是确保被告一方能够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护诉讼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诉讼公平和社会公正。
二、起诉前财产保全的法定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起诉前财产保全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条件:指定财产保全的要件、程序:起诉前财产保全是一项特殊的诉讼措施,要求符合一定的条件。起诉前财产保全切实需要保全的财产是指即将被执行或正在执行的财产。关于程序的规定主要包括提起财产保全申请的途径、时间、地点等。
2. 财产保全的内容:主要包括财产保全措施的种类和具体方式。比如,查封、扣押、冻结、止付等。
3. 财产保全的期限:财产保全的期限是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酌情确定的,一般不得超过1年。
三、起诉前财产保全的法律文书格式
1. 财产保全申请书
财产保全申请书是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文书,必须明确申请人、被申请人和被保全财产的具体情况,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申请人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格式如下:
人民法院:
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情况)
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情况)
被保全财产:(财产种类、数量、所在地等具体情况)
申请事由:(简要叙述申请财产保全的事实和理由)
证据材料:(列明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
保全措施:(申请查封、扣押、冻结或止付等具体措施)
特此申请。
申请人签字: 日期:
2. 财产保全裁定书
财产保全申请经法院审查后,法院会作出相应的保全裁定。财产保全裁定书是法院对财产保全申请作出的正式裁定,必须说明保全措施的种类、具体财产情况、期限等。
格式如下:
人民法院:
原告:(申请人)
被告:(被申请人)
案件名称:(简要叙述案件的名称)
保全裁定:
根据原告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本院查明被保全财产,并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的主张具有一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为防止被告转移、隐匿、损毁或变价财产,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x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一、对被保全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止付等措施。
二、财产保全的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如对此裁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本裁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本院申请复议,并依法向本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特此裁定。
人民法院(印章): 日期:
以上为诉前财产保全法律文书的基本格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需要,请律师或法律**人士提供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