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有履约保证金吗?这可是个重磅炸弹!!!
设备采购,尤其是大型设备、高精尖设备,往往是重资投入,不容有失。而设备供应商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往往也会要求买家提供一笔不小的履约保证金。这笔钱,可不是小数额,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笔履约保证金:它真的是个坑吗?有没有什么妙计能让双方都安心?
一、履约保证金,一笔了解设备方和买家心跳的钱
履约保证金,是设备供应商为保证自身权益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它通常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设备款项巨额 scenario:大型设备、高精尖设备、定制设备,其价格往往不菲,数额巨大。如果买家在签订合同时付款,但后续因故无法履行合同,设备供应商将面临巨额损失。为此,供应商常会要求买家提供与设备款项相当的履约保证金,以作保障。
设备交付和安装 scenario:某些设备安装复杂、周期较长。买家在支付设备款项后,设备供应商需要按约定进行交付并完成安装。但若供应商因故无法在约定期限内交付或安装,将对买家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为确保供应商履约,买家也会要求提供履约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通常以现金形式存入供应商账户,或由银行出具保证金保函。它就是一笔担保资金,旨在保障设备供应商的权益,也为买家履行合同义务提供担保。一笔钱,就这样紧紧地捆绑住了双方的利益。
二、履约保证金,究竟谁来买单?
设备的履约保证金,虽然是设备供应商为了保障自身权益而提出,但买家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方。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那如何谈妥这笔保证金呢?
1. 诚信为本,履约能力是基础
如果买家具有良好、稳定的履约能力,对设备供应商而言就是**质的合作对象。供应商可能不会要求买家提供高额的履约保证金,甚至会在保证金上做出让步、优惠。因此,企业平时的信用记录、履约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供需双方可通过企业信用评级、商业背景调查等方式,相互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买家可 showcase 自身良好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甚至可以提供相关数据、资质证明,让设备供应商吃下定心丸。如此一来,供应商对履约保证金的要求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免除这笔开支!
2. 谈判艺术,细化合同条款
谈判,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关键。在供应商开出履约保证金的要求后,买家可积极与对方协商,细化合同条款,让保证金更合理、有保障。
例如,可以与供应商约定分阶段返还保证金的方式。以设备安装为例,买家可提出在设备安装完成并调试达标后,供应商即返还大部分保证金;余下部分则在设备运行一定周期后,确认无质量问题或数据造假等情况时返还。这样,供应商也能通过把握返还节奏,控制自身风险。
此外,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保证金的利息计算方式、存入账户信息、返还条件和时间等细节,也都能为买家节省一笔可观的资金,而供应商也多了一层保障。
3. 保函替代,双赢之举
除了现金形式,履约保证金也可采用银行出具的保证金保函。这是一种信用担保方式,由银行为买家开具担保函,担保买家履行合同义务。保函额度通常与现金保证金数额相当,但对买家资金的占用程度更低,运营更灵活。
保函的出具需要买家有较好的银行信用,银行会综合考虑企业的信用评级、资金状况等因素。对于资金周转需求大的买家而言,保函的操作更能平衡资金使用效率和履约保障。对供应商而言,同样能有效降低风险,甚至一些供应商可能倾向于保函这种形式,以避免资金被冻结。
4. 风险共担,共享利润
在设备采购领域,买家与供应商可尝试采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双方约定,在设备运行期内共同分享利润,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
以矿山机械设备为例,买家可与供应商约定:设备运行带来的利润,双方按一定比例分割。而若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的损失也由双方分担。这样,供应商在获得稳定利润的同时,也有动力积极协助解决设备问题,甚至可共同探索优化方案。
三、履约保证金之“坑”,如何巧妙避开
说了这么多履约保证金的事前准备和谈判技巧,我们来分析下如果发生争端,买家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1. 争端解决,有条不紊
尽管买家和设备供应商在履约保证金上达成一致,但合同履行过程中,仍可能发生争议。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争端解决方式,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
通常情况下,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在协商无果后,可采用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其中,仲裁是较常采用的争端解决方式,由第三方机构或人士对争议进行裁决,具有更高效率和较强约束力。
在选择仲裁机构或仲裁员时,可考虑其**程度、案件处理经验等因素。此外,还可约定明确的仲裁程序、地点、语言等,以减少后续争议。
2. 履约保证金扣留,有法可依
如果设备供应商违约在先,买家可依法合理扣留履约保证金。在供应商未履行合同义务或造成设备质量问题时,买家有权使用这笔保证金进行赔偿,或作为下一步诉讼的担保。
在供应商违约的情况下,买家可采取以下举措:
保留证据: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如设备缺陷证明、供应商违约通知书、专家鉴定意见等。
发出违约通知:在供应商出现违约情形后,买家应及时发出书面通知,明确指出供应商的违约行为、要求其承担责任,并保留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权利。
合理定损:买家有权对设备缺陷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索赔。此时的索赔,应以实际损失为依据,供应商也应提供相应的证据,不能有任何推诿。
如果供应商仍不履行合同义务,买家可将案情诉诸法院,或按照合同约定的仲裁方式解决。通过法律途径,买家可合法合理地使用履约保证金,以弥补自身损失。
四、案例分析:履约保证金之纠纷
说起履约保证金,可真是千奇百怪,有好有坏,看看下面这两例:
案例一:某科技公司购买了一台进口高端激光切割机,价格不菲。为保障权益,供应商要求买家提供与设备费用的等额履约保证金,并约定在设备安装调试达标后返还。可设备到货后,安装过程不断出现问题,无法达到技术要求。经多方检测,证实为设备质量问题。**终,供应商同意退货,但拒绝返还履约保证金。双方陷入僵局,不欢而散。
案例二:某制造企业与国外设备供应商签署了大量设备的采购合同,合同金额巨大。双方约定以银行保函形式提供履约保证金,由买家在当地银行开出,并直接支付给供应商。由于买家具有良好信用,供应商也同意在设备交付使用后,按阶段返还保证金。在设备运行稳定后,供应商按约定及时返还了保证金,资金周转顺利,合作愉快。
是不是发现,一笔履约保证金,就这样影响了合作体验?!所以,各位可要擦亮眼睛,认真谈判,让这笔钱玩儿得更爽!
**,小tip一下: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可不是小事,建议还需结合法律**人士的意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