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律邦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联系电话:134-5682-7720
行业动态
银行履约保函会计处理
发布时间:2025-04-30
  |  

银行履约保函会计处理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银行履约保函被**应用于各类经济交易中,如工程建设、进出口贸易、融资担保等。银行开立履约保函,是承诺在特定情况下履行一定义务的书面文件,具有较强的担保和支付功能。因此,正确掌握银行履约保函的会计处理,对于企业准确核算成本、合理管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银行履约保函基本概念

银行履约保函,是银行应客户申请,根据客户的委托或授权,以书面形式向特定受益人做出的,关于在客户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保证金不足时,银行将承担担保责任的独立担保。其主要功能是保证交易的履行,减少交易风险。

二、银行履约保函会计处理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37号准则”)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明确规定。银行履约保函作为一种担保性质的金融工具,其会计处理原则应遵循37号准则的要求。

(一)确认原则

根据37号准则,企业在初始时应将银行履约保函确认为金融负债。银行履约保函作为一种担保工具,企业需根据合同条款判断是否存在合同义务,如果存在合同义务,则应确认金融负债。

(二)计量原则 履约担保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

银行履约保函在初始时,应根据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负债”科目。

履约担保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

在后续计量时,履约担保金融工具应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履约担保金融工具属于表外担保工具,应根据履约可能性评估结果,计量担保义务的现值,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履约担保金融工具不属于表外担保工具,应根据实际发生额计量,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三、银行履约保函会计处理具体步骤

(一)初始计量

企业在获取银行履约保函时,应根据保函的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计入相应科目。

假设某企业为购买设备,向银行申请开立了一张面额为100万元的履约保函,保函有效期为一年,保函费率为0.5%。则该企业获取履约保函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负债 10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贷:预付费用 99,500.00

(二)后续计量

在后续计量时,需根据履约保函的性质进行不同处理。

1. 表外担保工具

如果银行履约保函属于表外担保工具,企业应根据履约可能性进行评估,并计量担保义务的现值。

假设上述企业评估认为,履约保函的履约可能性为20%,无风险贴现率为5%。则该企业后续计量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财务费用 19,900.00(100,000×20%×5%)

贷:其他负债 19,900.00

2. 非表外担保工具

如果银行履约保函不属于表外担保工具,企业应根据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假设上述企业**终未履行合同义务,银行根据履约保函向受益人支付了100万元。则该企业后续计量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负债 1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

(三)期末披露

根据37号准则,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包括金融工具的性质、初始计量金额、后续计量金额等。

四、银行履约保函会计核算注意事项

(一)准确评估履约可能性

在后续计量时,企业应准确评估履约可能性。如果履约可能性评估过高,可能导致财务费用被低估;如果履约可能性评估过低,则可能导致财务费用被高估。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评估履约可能性,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二)关注履约保函有效期

银行履约保函一般具有特定的有效期。企业应关注履约保函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届满时,如无特殊情况,应将其他负债科目余额结转,并同时结转相应的预付费用。

五、结语

银行履约保函作为一种常见的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充分了解银行履约保函的性质和特点,正确掌握其会计处理方法,合理评估履约可能性,准确核算财务费用,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