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高额履约保证金,能否为商家带来更多保障?
前言: 在商业活动中,各方常常为了保障自身权益而设立各种各样的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就是其中一种,它旨在确保合同的履行,减少违约情况的发生。但是,有商家反映,高额的履约保证金为他们的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那么履约保证金是否可以降低?又或者说,有什么方法能让商家既能保证履约又能减轻负担?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履约保证金的作用 履约保证金,是合同一方为保证履行合同约定,向另一方提供的、用于担保合同履行的保证金。它通常适用于工程建设、招标采购、商品房预售等领域,旨在保障履约、弥补违约损失、维持合同的正常履行。商家在签订合同时,会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约定一笔履约保证金数额,作为对履约诚意的担保。
例如,在房屋买卖中,买方为了保证不会轻易违约,在签定合同时会向卖方支付一笔履约保证金。这样,如果买方因自身原因导致的违约,卖方可以不返还这笔保证金,以弥补因买方违约带来的损失。反之,如果卖方违约,则需要双倍返还保证金给买方。
履约保证金过高带来的压力 然而,高额的履约保证金对商家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小的经济负担。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一些开发商为了保证购房者的购房诚意,往往会收取较高额度的履约保证金。以一笔数百万元的房产买卖为例,若设置了较高比例的履约保证金,对买方来说无疑是笔不小的开支,可能占用买方大量资金,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对于中小商家而言,高额的履约保证金可能成为经营压力之一。尤其是一些经营周转不灵活的商家,如果资金被大量占用,就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扩大再生产,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同时,对于一些诚信经营的商家来说,高额保证金似乎有些“多余”,不仅冻结了企业资金,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如何减少履约保证金 面对高额的履约保证金,商家有何办法来减轻负担?
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额度 商家可以与对方友好协商,根据合同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的数额。在房屋买卖中,可以根据房屋价格、首付比例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定保证金比例,并约定清楚保证金的退还条件,确保双方权益。例如,某城市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金及履约保证金之和,不得超过房价款的20%。这样一来,就为商家减少了大量潜在负担,也符合 majority rule 的消费习惯。
与对方友好协商,是降低履约保证金的首要尝试。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保证金数额,既考虑了商家的运营压力,也为合同的履行设下保障。同时,商家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明确的退还方式,例如按时付款、按进度交付房屋等,若买卖双方均履行合同,保证金可全部或部分退还,以鼓励双方诚信履约。
第三方担保 除了履约保证金外,商家还可以选择使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在第三方担保下,双方可以约定较小的保证金数额。如果发生违约,第三方将为损失的赔偿负责,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商家的经济压力。
以房屋买卖为例,买方可以向银行申请“担保按揭”,由银行作为买方履约保证金的第三方担保方。若买方违约,银行需要赔偿卖方一定损失,卖方也可避免长期的诉讼和高额的违约金损失。当然,这种方式也需要买方具备较好的信用条件,且银行等第三方机构也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相对于高额的履约保证金,成本会更低一些。
信用担保 商家还可以注重信用记录的积累,以良好的信用等级申请信用担保。在我国,由*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大量民间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商家提供信用评级,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履约保证金。
目前,一些城市正在积极推进“诚信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对守信主体给予激励,也为商家提供更多便利。商家可以注重自身信用分数的提升,在签订合同时,以良好的信用记录为筹码,与对方商讨更合理的保证金数额。甚至有些平台会以社保信用分的形式,为租户和房东提供信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履约保证金。
法律契约保障 再就是完善法律契约保障,合理约定违约责任。商家可以请**人士详细阅读合同细则,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的责任和赔偿方式。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合理设定履约保证金数额,确保自身权益。如果发生违约,可依据合同和法律规定,要求违约方进行相应赔偿,从而减少因履约保证金带来的损失。
同时,我国法律也对履约保证金作出了相应规定,商家可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履约保证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例如《**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履约保证金作了相应限制,民事主体在履行债务方面设置的保证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10%,以加强对债务人财产的保护。
案例分析 某服装品牌商A与百货公司B合作,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服装专柜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品牌商A需要向百货公司B支付两万履约保证金,如果发生违约,百货公司可不予退还并作为赔偿金。但高额的保证金给品牌商A带来了不小压力。
在签订合同时,品牌商A详细了解了百货公司B的信用资质和过往合作记录,发现其信用记录良好,且有完备的合同违约责任条款。因此,品牌商A与百货公司B友好协商,将履约保证金下调了一半,并约定在合同履行完后全额退还。在平等协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了共识,品牌商A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结语 履约保证金虽然能一定程度保障合同履行,但高额的保证金可能给商家带来经济压力。商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包括合理确定保证金数额、使用第三方担保、注重信用记录积累以及完善法律契约等。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前提下,降低履约保证金,能够为商家带来更多便利,也为市场增添活力。同时,商家也应重视合同的履行,诚信经营,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对方达成一致,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