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企业家们在经营过程中是否曾受到「资金紧缺」的困扰?是否想了解如何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在保证金需求与企业资金周转之间取得平衡?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揭秘一项企业融资的好帮手—履约银行保函,它能帮助企业在保证金压力与资金周转间巧妙地做出取舍,助力企业顺利完成项目!
履约银行保函,即Performance Guarantee,简称PG,是一种由银行出具的、保证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一定合同约定的金融产品。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担保,是企业参与各种工程项目、招投标、进出口贸易等场景下的利器。与现金形式相比,履约保函具有成本较低、周转灵活等优点,是企业优化资金安排、提升资金利用率的理想选择。
履约银行保函的**比例,是指企业可从银行获得的保函额度与一定指标的比值。这一指标通常与企业的资本金、注册资金或项目合同金额等挂钩。不同银行有不同计算方法,以下提供两种常见情形下的计算方式:
与注册资金挂钩:履约保函额度 = 银行系数 x 企业注册资金
其中,银行系数通常为一定比例,例如10%或20%。以企业注册资金为1亿元为例,若银行系数为10%,则可申请的履约保函额度为1亿元 x 10% = 1000万元。
与项目合同金额挂钩:履约保函额度 = 履约保函比例 x 项目合同金额
履约保函比例通常在10%-30%之间。以项目合同金额为5000万元为例,若履约保函比例为20%,则可申请的保函额度为5000万元 x 20% = 1000万元。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与注册资金或项目合同金额挂钩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各家银行的具体系数或比例,以获得更高额度的履约保函。
企业获得履约保函的支持,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企业需为正规注册、运营规范的市场主体,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经营状况。
具有与保函用途相符的业务经营范围。例如参与工程项目,则需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提供完备的合同文本、项目资料等相关凭证。银行会根据企业所参与项目的情况,审查项目可行性、合同真实性等。
具备足够的还款能力和来源。企业需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足够的资产作为担保,或提供相应的质押、抵押。
银行可能根据企业情况设定其他要求,例如经营年限、信用记录、业绩表现等。
企业需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提前了解银行的审核标准,尽早准备相关材料,提高申请效率。
企业使用履约保函,可享受多项优势:
增强企业信用:履约保函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信用提升。在招投标过程中,它能为企业加分,提高中标率。
降低资金压力:履约保函可代替大量现金作为履约担保,企业无须冻结大量资金于项目上,大幅降低资金压力,优化资金安排。
灵活周转:履约保函以银行信用为背书,企业可根据项目进度灵活使用资金,实现资金的高效周转。
降低风险:与现金担保相比,履约保函以形式化、契约化的方式进行担保,能有效规避合同纠纷、欺诈风险,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提升企业形象:持有一份银行出具的保函,可 showcase 企业的金融素养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以某建设工程为例,项目要求企业提供不低于工程合同金额10%的履约担保。企业拥有注册资金5000万元,可根据前述方法计算出可申请的履约保函额度。
企业向银行提供以下材料:
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等企业基本资料 工程合同及相关项目资料 财务报表、银行流水等经济能力证明经银行审核通过,企业可获得额度为合同金额10%的履约保函。若工程合同金额为500万元,企业仅需提供50万元的担保资金,即可获得银行出具的50万元保函,大幅降低了资金占用。
在享受履约保函带来的便利同时,企业也需谨记潜在风险:
履约保函属于信用类业务,企业需谨慎使用,切勿恶意骗取。银行可能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以规避风险。若企业未能履行合同,将可能面临银行的追责。
保函额度有限,若企业项目规模较大,可能需要分批申请或寻求其他融资方式配合。
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要求较高,企业需维持良好信用记录,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免影响后续保函申请。
履约银行保函是企业优化资金结构、参与各类项目的利器。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申请履约保函,充分利用银行保函额度,达到降低资金压力、灵活周转的目的。企业应积极了解银行政策,充分把握机遇,使履约保函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