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融资需求。除了向银行贷款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就是保函。保函是银行提供的一种信贷业务,也是企业常见的外贸融资方式之一。它与贷款有何不同?保函又算不算银行融资的一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保函,全称是银行担保函,也是商业信用书的一种,它是由开户行根据客户的申请,以书面形式向受益人发出一种担保,承诺客户不能或不履行一定条件时,由开户行代替客户履行一定责任或赔偿相应损失的一种金融产品。保函的英文为“Letter of Guarantee”,简称“L/G”。
保函与贷款、信用证等金融工具相比,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银行业务。它不仅是银行对客户的信用担保,也是一种对受益人的承诺。保函的发放,需要经过银行严格审核,对企业的资信情况、经营状况等都有严格要求。
虽然保函是银行提供的服务,但它与银行贷款有明显区别,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融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目的不同:贷款是企业获得银行资金使用权,用于企业经营或投资;保函则是银行为企业向第三方提供的信用担保,帮助企业与第三方建立起信任关系,减少企业与合作方之间的经济风险。
方式不同:贷款是企业向银行借入资金,需要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保函则是银行为企业开出信用承诺,一般不涉及资金的出借,因此不收取利息。但企业需要为保函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作为银行提供担保服务的费用。
担保对象不同:贷款是企业获得资金,没有明确的对象;保函则是为企业的具体业务提供担保,如履约保函为企业的合同履约提供担保,招标保函为企业参与招标提供担保等。保函的受益人是明确的,往往是企业的业务合作方。
风险不同:贷款的风险在于企业是否能按时还本付息;保函的风险在于企业是否能按约定履行相应业务,如果企业无法履行,由银行代替履行。所以,银行在发放保函时,会严格审核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
保函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
履约保函:通常用于工程项目,是企业向业主方或发包方提供的,承诺企业将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项目的担保。若企业无法履约,由银行代替履行。
招标保函:企业参与招标时使用,向招标方提供,保证企业若中标,将按约定签订合同。
保证保函: AKA 履约保证金保函,用于取代传统的金钱或有价证券形式的保证金,在工程、采购、建设等领域使用**。它可以帮助企业释放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支付保函: AKA 备用信用证保函,由银行为申请企业或个人开出,承诺受益人在一定期限内,因发生约定的条件而提出支付要求时,由银行支付一定金额。它常用于企业间货物交易,增强买方信用。
先期保函: AKA 预付款保函,用于企业间货物贸易,当买方需要向卖方预付款项时使用,以担保卖方收到预付款项。
履约担保保函: AKA 合同保函,是企业向合同另一方提供的,承诺若企业不能按时交付货物或服务,则由银行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退税保函:用于企业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时使用,保证企业若有偷税或漏税行为,由银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企业如何申请保函?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企业准备材料:企业需要向银行提供详细的保函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代码证、开户许可证等基本资质,以及经营情况、财务报表、已签订的合同或招标文件等相关业务材料。
银行审核:银行对企业的资信情况、经营状况进行严格审核,并实地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管理情况、资产状况等。同时,银行还将审核保函的受益人是否有足够的信用。
双方协商:银行和企业就保函的种类、金额、费率、有效期等事宜进行协商,并签署保函申请书、协议或合同。
制函:银行根据协商结果和企业提供的工作底稿,制定保函的具体内容,包括保函编号、金额、有效期、担保条件等。
企业签字:企业确认保函内容无误后,在保函上签字,表示认可。
银行放行:银行将保函正本送达企业,由企业转交给受益人,或由银行直接送达受益人。
保函有哪些好处,为什么企业会偏爱这种融资方式?
增强企业信用:保函是银行对企业信用的一种背书,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合作方的信任,提升企业在业内的信用地位。
降低企业风险:保函为企业与合作方的合同或业务提供担保,当企业无法履行时,由银行代替履行,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提高资金利用率:尤其是保证金保函,可以帮助企业释放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可将更多资金用于经营和投资。
灵活便捷:保函手续简便,审批效率高,能为企业及时提供担保,适合紧急情况下使用。
保函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融资,但它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信用和资金优势,是企业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助力。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合的保函种类,到银行进行咨询和申请。
当然,企业也需要谨慎使用保函,了解保函的风险和限制。因为保函也是有风险的,企业若无法履行,就需要由银行担保履行,这将影响企业的银行信用记录,甚至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申请保函时,要充分了解保函业务,谨慎使用,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