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律邦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联系电话:134-5682-7720
行业资讯
远期履约保证金是什么科目
发布时间:2025-04-24
  |  

远期履约保证金:一文读懂其会计处理与科目设置

前言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远期履约保证金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它与我们的生意和生活息息相关,却又不是大家都能够说清道明的财务术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这个神秘的术语,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在会计处理中又该如何处理才规范有效。

远期履约保证金定义

远期履约保证金 ,即 Non-current Contract Assets ,简称 NCCA ,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保证 certain 合同的履行而向合同 상대方收取或支付的保证金。这里的关键词是“远期”,即 非当前 ,也就是说,这种保证金并不是在合同履行当期就收付的,而是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才进行收付。它与预收款、预付款等概念有所区别,那些通常是在当期就进行收付的。

远期履约保证金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等相关方签署的长期合同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通常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房地产买卖、长期设备采购等 scenario ,合同的履行周期通常为一年以上。

远期履约保证金的会计科目设置

远期履约保证金在会计核算中是如何处理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企业收取或支付的远期履约保证金,在会计科目上都计入“远期履约保证金 ”这一列报表。它作为一项资产出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用以代表企业的权利。在国际会计准则(IFRS)下,远期履约保证金被归为非流动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项下。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远期履约保证金被归为“其他应收款 ”。在资产负债表中,与其他应收款项一起并列呈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还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远期履约保证金都属于一种权宜的核算处理方式,它并不改变保证金的实质内涵。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将远期履约保证金与合同相关联,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远期履约保证金的会计处理步骤

步骤一:初认列

企业在签署合同并收取或支付远期履约保证金时,就应当认列该项保证金为资产。在初认列时,应当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确定其计入的会计科目。

步骤二:后续处理

在合同履行期间,企业应当定期对远期履约保证金进行审查、评估。如果发生合同损失,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将相应金额转认列至“营业外支出 ”或“营业损失 ”。

在合同履行完毕,远期履约保证金应归还或转付时,应当将该项保证金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保证金返还或收到款项后,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将“远期履约保证金 ”科目的余额转出。

如果远期履约保证金由于合同的终止或修改而取消,并且企业可以确认为期末取消该保证金不会导致任何合同损失,则应将该项保证金从资产中删除,并认列相应的营业外收入。

远期履约保证金的税务处理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收取的远期履约保证金,应当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科目;而支付的远期履约保证金,则计入“应付账款 ”科目。

根据财税〔2016〕36 号文件,企业收取的远期履约保证金,在保证金到期归还或用于合同约定的目的时,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以抵扣相应的销项税额。

案例分析

企业 A 与客户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服务合同,合同金额为 600,000 元。为确保合同的履行,客户向企业 A 支付了 100,000 元的远期履约保证金。

企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将 100,000 元的保证金计入“远期履约保证金 ”科目,并作为一项非流动资产,呈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在合同履行期间,定期对保证金进行评估,若无合同损失,则保持该科目的稳定性。

在合同期满,保证金应归还客户时,企业将“远期履约保证金 ”科目余额转出,同时认列 100,000 元的营业外收入,并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

总结

远期履约保证金是企业经营中常见的一项财务活动。企业应当准确理解其内涵,正确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本文为大家详解了远期履约保证金的定义、会计科目设置与处理步骤、税务处理等关键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参照相关会计准则与法规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