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履约保函是保障合同双方权益的一项重要工具。然而,若使用不当或缺乏风险意识,履约保函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涉及履约保函的纠纷和骗局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经济和商誉上的双重打击。因此,了解履约保函的性质和风险,掌握防范技巧,成为企业在商机中规避损失的关键。
履约保函,是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根据其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保证申请人如未能履行合同或协议规定的义务,银行将根据保函约定向第三方支付一定金额的函。履约保函与信用证和保兑仓等一起,成为国际贸易中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利用履约保函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的信用,以虚假合同或伪造单据等手段,骗取银行开立履约保函,给受益人和银行带来巨大损失。2020年,某外贸公司就因信赖伪造的履约保函而遭受巨额损失。该公司与境外买方签订合同,在收到买方提供的履约保函后,向买方交货。然而,在买方未付款的情况下,该公司发现履约保函系伪造,银行无法付款。此时,货物已交付,公司不仅收不到货款,还面临巨额损失。
2. 违约风险履约保函的申请人若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则银行将根据保函约定向受益人付款。此时,银行有权向申请人追索已付款项。若申请人无法偿还,银行则蒙受损失。2019年,某银行就因开立虚假履约保函而遭受损失。该银行开立了一笔履约保函,保证申请人如未能按时交货,银行将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然而,申请人在收到订金后迟迟不交货,**终导致银行根据保函付款。申请人无法偿还银行已付款项,银行因此蒙受损失。
3. 法律风险履约保函的效力和管辖法律的认定,是履约保函纠纷中的重要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涉及不同*的法律和司法管辖权,若不慎重处理,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损失。以一则新闻为例,某银行开立了一笔受英国法律管辖的履约保函,但纠纷发生后,该银行却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保函。**终,法院认定该履约保函应受英国法律管辖,驳回了银行的诉讼请求。该银行因不熟悉国际保函规则和法律适用问题,导致诉讼失败,蒙受损失。
在开立或接受履约保函前,应审慎审查相关合同和单据,核实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尤其在涉及高额交易时,更应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骗局。企业和银行应加强风控意识,对交易对手进行尽职调查,核实其资信状况和过往记录,降低欺诈和违约风险。
2. 严格按约定开立和使用开立和使用履约保函时,应严格按照合同或协议的约定进行。切勿随意更改保函内容或超出保函金额,以免超出银行的责任范围,给银行和交易双方带来风险和损失。
3. 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在开立或接受履约保函时,应选择信誉良好、具备履约能力的大型银行。这些银行通常风控意识较强,能够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办事,降低履约保函的风险。同时,大型银行的信用度较高,其开立的保函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有利于企业开展国际贸易。
4. 加强法律意识在使用或开立履约保函前,应充分了解国际保函规则和相关法律规定,尤其要注意管辖法律的选择和适用问题。在发生纠纷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避免因不熟悉规则而蒙受损失。
履约保函是国际贸易中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潜藏着各种风险和损失。企业和银行应加强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审慎使用履约保函,才能在商机中规避损失,保障自身权益。防范风险,未雨绸缪,才能在国际商贸的征程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