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合同中,履约保证金作为一种常见的保证履约手段,往往在合同签署初期就已确定,而对于保证金的返还时间及条件,很多人却容易忽视,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因此,一份合理、完善的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制定一份合理的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一常被忽视的“雷区”,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范本,助您规避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履约保证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合同成立时或合同履行期间,为确保合同的履行,由承方或双方中的一方交付给守约方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是一种履约担保方式。履约保证金一般在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解除后予以返还。
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是合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条款,它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的切身利益。如果该条款不合理或有漏洞,容易引发纠纷,甚至导致法律诉讼。因此,在合同中加入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是十分必要的。
为确保《合同》的履行,乙方应在《合同》签署生效后工作日之内向甲方提供履约保证金人民币元(小写:元,大写:万元)。履约保证金应以现金形式存入甲方指定的账户。在《合同》履行完毕且乙方完成全部义务后,甲方应在工作日内无条件返还上述履约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金额:人民币元(小写:元,大写:万元)。
支付方式:履约保证金应以现金形式支付,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如银行担保、有价证券等)代替。
支付时间:履约保证金应在《合同》签署生效后工作日内支付完毕。如乙方逾期支付,则每逾期一日,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应付履约保证金总额%的违约金。
(二)履约保证金返还条件合同正常履行完毕:在《合同》履行期届满,且乙方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并经甲方确认后,甲方应在工作日内无条件返还履约保证金。
合同提前解除:在《合同》履行期间,如双方协商一致提前解除合同,且乙方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甲方应在工作日内无条件返还履约保证金。
合同违约:在《合同》履行期间,如乙方存在违约行为,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甲方有权扣除部分或全部履约保证金作为赔偿金。具体扣除金额按《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或金额计算。
特殊情况:在《合同》履行期间,如遇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等特殊情况,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应协商解决,并按协商结果处理履约保证金返还事宜。
(三)履约保证金返还程序申请:在《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解除后,乙方应向甲方提交书面申请,申请返还履约保证金。
核实: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书面申请后,应在工作日内对乙方是否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进行核实。
返还:经核实,乙方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甲方应在工作日内将履约保证金返还至乙方指定的账户。
通知:甲方在返还履约保证金后,应及时通知乙方,并提供相关凭证。
(四)其他本条款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
本条款的**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某公司与一家建筑公司签订一份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建筑公司应在合同签署生效后向某公司提供5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在合同履行完毕后返还。合同履行期间,建筑公司因资金周转问题,未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工程暂停。某公司因此扣除了建筑公司的部分履约保证金作为赔偿金。建筑公司认为某公司不应扣除其履约保证金,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中应明确约定履约保证金返还的条件及程序。在本案中,某公司和建筑公司未就履约保证金返还条件进行详细约定,导致建筑公司逾期支付工程款时,某公司扣除其履约保证金是否合理成为争议焦点。因此,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详细的条款予以规制。
一份合理、完善的履约保证金返还条款,能够有效规避履约保证金返还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纠纷。在制定条款时,双方应充分考虑自身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详细约定履约保证金金额、支付方式、返还条件和程序等事宜。此外,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还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因一方违约而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