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往往会担心被告转移财产,或毁损、伪造证据,影响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判决的执行。此时,原告可以申请诉中保全,由法院对被告的财产或证据采取保全措施。那么,民事诉讼诉中保全要交多少钱?申请保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正确申请诉讼保全?
根据《民事诉讼法》**百条的规定,诉讼保全包括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人民法院接受财产保全的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人民法院接受行为保全的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诉讼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不予接受。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后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申请人提供担保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暂缓要求提供担保,但是申请人必须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担保。
诉讼保全的费用包括申请费和担保费。申请费按照受理请求的事项计算。财产保全,按照申请保全的数额或者价额,交纳比例不同的案件受理费。行为保全,按照非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减半交纳。
诉讼保全的担保费按照担保金额的一定比例交纳。
人民法院决定采取保全措施时,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当于保全金额的担保; 人民法院决定采取保全措施时,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不足保全金额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追加担保; 人民法院决定采取保全措施时,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明显超过保全金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申请人减交担保。诉讼保全的申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被保全人; 有具体的保全请求和事实、理由; 有法律规定的担保; 有人民法院认为需要保全的情形。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申请人提出的保全请求,符合民事诉讼法**百条、**百零一条规定的情形; 申请人提交的证据,足以证明需要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提供了担保或者人民法院决定暂缓要求提供担保。诉讼保全的申请一般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保全的财产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责令被申请人不得为特定行为的事项,以及申请保全的事实和理由; 身份证明; 需要保全的财产的清单或者行为保全申请书; 担保书; 人民法院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诉讼保全的申请可以由当事人本人或者委托代理人提交,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人员代为提交。申请人提交申请后,人民法院将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保全是一项临时性措施,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人民法院的决定,解除保全。人民法院裁定解除保全的,申请人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后七日内到人民法院办理有关手续,人民法院将退还担保财产或者解除担保责任。
此外,人民法院在诉讼保全过程中,发现申请人提供虚假证据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或者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保全的,人民法院将解除保全措施,并可以对申请人处以罚款或者拘留。
李某与王某发生交通事故纠纷,李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李某担心王某转移财产,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王某名下银行账户10万元。法院审查后,裁定冻结王某名下银行账户5万元。李某不服,向法院提出异议,要求法院冻结王某名下银行账户10万元。法院审查后,认为李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请求冻结的数额,且李某未提供相应担保,法院决定维持原裁定。
张某与刘某发生合同纠纷,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刘某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张某担心刘某转移证据,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请求责令刘某不得销毁相关证据。法院审查后,裁定准许张某的申请,责令刘某不得销毁相关证据。刘某不服,向法院提出异议,法院审查后,认为刘某未提供销毁证据的事实,且刘某未提供相应担保,法院决定维持原裁定。
民事诉讼诉中保全费用包括申请费和担保费,申请费按照受理请求的事项计算,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的收费标准不同。诉讼保全的申请需要满足有明确的被保全人、有具体的保全请求和事实理由、有法律规定的担保等条件。人民法院在审查申请时,将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申请人需要注意提交完整材料,并按照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提供担保,否则人民法院可能解除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