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又称履约担保金,是指在承揽人承包施工工程时,业主或发包方为保证承揽人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而要求承揽人向其缴纳的一笔资金。履约保证金的本质是一种担保方式,旨在保障业主或发包方的合法权益,督促承揽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履约保证金的支付条件主要取决于合同约定,一般情况下,业主或发包方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约保证金的支付金额、支付期限、支付方式等事项。常见的履约保证金支付条件如下:
在承揽人中标后,业主或发包方即要求承揽人根据合同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确保业主或发包方在项目开工前对承揽人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并为后续的履约监督提供资金保障。
在承揽人与业主或发包方签订正式合同时,根据合同要求缴纳履约保证金。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在承揽人正式开展施工前,业主或发包方已经取得了履约保证金,从而保障了业主的利益。
在承揽人将施工材料运送至现场前,业主或发包方要求承揽人缴纳履约保证金。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督促承揽人及时进场施工,并加快项目进度。
在承揽人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进度后,业主或发包方会向承揽人支付进度款,并要求承揽人根据进度款的比例缴纳相应的履约保证金。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业主的履约权益,又可以减轻承揽人的资金压力。
履约保证金的金额和支付期限通常是由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履约保证金的金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5%,**不超过10%。履约保证金的期限一般为工程合同的有效期,或者在合同约定的履约期限届满后一定时间内,以保障业主或发包方在承揽人履约完成后还有足够的时间行使索赔权。
履约保证金的支付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承揽人直接以现金方式向业主或发包方缴纳履约保证金。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存在资金风险。
承揽人向银行申请保函,银行向业主或发包方出具一份保证承揽人履约的书面文件。这种方式可以保障业主或发包方的资金安全,但通常需要承揽人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承揽人向保险公司申请保函,保险公司向业主或发包方出具一份保证承揽人履约的书面文件。这种方式可以保障业主或发包方的资金安全,但通常需要承揽人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履约保证金在承揽人履行合同义务后,业主或发包方应当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在承揽人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后,业主或发包方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承揽人返还履约保证金。
如果承揽人延期履行合同义务,业主或发包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扣留履约保证金的期限。
如果承揽人在施工过程中违约或造成损失,业主或发包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违约金或赔偿金。
履约保证金支付制度在我国主要有以下法律依据:
第十四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包括履约保证金条约。
第三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履约保证金可以作为赔偿责任的一种担保方式。
第十九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中使用履约保证金的,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合同中应当明确履约保证金的支付条件、支付金额、支付期限、支付方式、返还条件等事项。
业主或发包方在收取履约保证金时应当做好风险控制,防止承揽人卷款跑路或履约不力。
在承揽人履行合同义务后,业主或发包方应当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避免拖欠或扣留履约保证金的情况发生。
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履约保证金纠纷的适用法律,以避免争端发生时适用不同法律导致的法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