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一种保险形式,用于确保承包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并支付相关费用。银行作为履约保函的担保人,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求承包商在申请履约保函时支付一定的押金。
那么,履约保函要给银行押金多少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工程合同金额的大小。一般来说,工程金额越大,银行要求承包商支付的押金金额也越高。这是因为工程金额大意味着工程风险的增加,银行需要相应增加其自身的担保金额。
二是风险评估的结果。银行在对承包商进行风险评估时,会考虑承包商的信用状况、历史履约情况、资产状况等因素。如果承包商的风险评估结果较好,银行可能要求其支付较低的押金;反之,如果承包商的风险评估结果较差,银行可能要求其支付较高的押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履约保函的押金金额一般应不低于担保金额的10%。担保金额是指履约保函中约定的保证金或担保金额。因此,承包商在申请履约保函时,需要根据工程合同金额和银行的风险评估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押金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履约保函的押金金额仅为临时性的冻结金额,并非真正支付给银行。只有当合同履行完毕、未发生违约行为时,承包商才能获得押金的返还。
总而言之,履约保函要给银行押金的具体金额会根据工程合同金额和银行的风险评估结果而定,通常应不低于担保金额的10%。承包商在申请履约保函时需与银行进行详细沟通,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押金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