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律邦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联系电话:134-5682-7720
行业动态
再审民审案件能否财产保全
发布时间:2023-10-18
  |  

再审民事案件中是否能够实施财产保全措施,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解决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分析再审民事案件能否进行财产保全,并就相关的具体情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再审民事案件与一审或二审民事案件在性质上的区别。再审民事案件是司法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已经判决完成的案件进行的复查,目的在于纠正错误的判决结果。相较于一审和二审民事案件,再审案件更加注重对原判决结果的核查和检验,因此具有其特殊性。在这一前提下,判决是否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以再审民事案件的法律性质为依据。

其次,我们来看再审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的规定,在再审程序中,各级人民法院有权变更、撤销或者发回原判决。但《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再审案件是否可以进行财产保全的措施。因此,不同的法院和法官在实践中对于这一问题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

然而,虽然再审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并未明确,但根据各级人民法院在实践中的一致认识以及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再审民事案件中,如果原来的判决结果对当事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导致其财产受到严重侵害,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允许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2. 如果再审案件存在可能影响财产保全措施效果的情形,例如已被拍卖或处置,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已无实际意义,那么在具体案件中就不宜再进行财产保全。

综上所述,再审民事案件是否能够实施财产保全措施,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在实践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在处理再审民事案件时,应该权衡各种利益,确保财产保全措施的公正、合理和依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