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18条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活动中,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财产权益不受侵害,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财产进行保护的法律行为。财产保全的目的是确保当事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并防止被执行人逃避执行。
具体来说,财产保全主要包括以下18条:
1. 查封、扣押财产:法院可以决定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或者扣押,以保证执行时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
2. 限制被申请人的行为:法院可以限制被申请人的特定行为,比如禁止其出境、禁止其转移财产等。
3. 排除异议:法院可以决定排除被申请人对申请财产保全的异议,确保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4. 确认债权:法院可以确认债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保全财产。
5. 追回财物:法院可以决定将被申请人非法占有的财物返还给申请人。
6. 确定财产的隶属关系:法院可以确定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以便合理保全相关财产。
7. 禁止变卖、抵押财产:法院可以禁止被申请人将财产出卖或者抵押,以防止财产流失。
8. 强制执行:法院可以对被申请人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拘留、罚款等,以迫使其履行义务。
9. 暂时管理财产:法院可以临时委托第三人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管理,以确保财产的安全和正常运作。
10. 保全动产:法院可以决定对动产进行保全措施,比如查封、扣押等。
11. 保全不动产:法院可以决定对不动产进行保全措施,比如查封、扣押等。
12. 银行保全:法院可以要求银行冻结被申请人在银行的存款或其他资金。
13. 涉外财产保全:针对涉及国外资产的案件,法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全相应的财产。
14. 暂停支付:法院可以决定暂停被申请人的支付行为,以避免财产流失。
15. 受托保管:法院可以委托第三人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管,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16. 其他预防性措施:法院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性措施,以防止财产受到损害。
17. 申请强制执行:当被申请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8. 财产保险:当财产面临风险时,可以购买财产保险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