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律邦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联系电话:134-5682-7720
行业动态
保全解除情形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0-18
  |  

保全是指在诉讼期间为了防止或禁止被申请人采取一些可能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而由司法机关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保全可以解除。下面将介绍保全解除的情形。

1. 撤销申请

被申请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撤销保全申请。如果申请人同意撤销申请,并且法院认为这样做不会对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实质性损害,法院可以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2. 财产受托人的作用消失

在某些情况下,保全措施是通过委托财产管理人来实施的。如果财产受托人的作用消失,比如因受托人去世、受托合同到期等原因,那么保全措施也会随之解除。

3. 保全目的消失

保全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或禁止被申请人采取一些可能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这些危害已经不存在,比如申请人的权益已经得到保护或者被申请人主动放弃了实施危害行为等情况下,法院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4. 法定期限届满

在一些特定的保全措施中,比如查封、扣押等,法律规定了解除的**长期限。一旦这个期限届满,法院必须解除相应的保全措施。

5. 申请人撤诉或请求解除保全措施

如果申请人在诉讼过程中撤销了诉讼,或者申请人认为保全措施不再必要,则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解除保全措施。如果法院认为申请人的请求有理由,且不会对申请人合法权益造成实质性损害,法院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6. 法院认为不再需要保全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发展情况和证据变化来评估是否继续需要保全。如果法院认为不再需要保全,法院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7. 保全期限届满

在一些特定的保全措施中,法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保全期限。如果保全期限届满,且没有必要延长保全期限,法院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总结:

保全解除的情形包括撤销申请、财产受托人的作用消失、保全目的消失、法定期限届满、申请人撤诉或请求解除保全措施、法院认为不再需要保全以及保全期限届满等。